乐鱼登录入口

你当前位置: 首页 > 乐鱼登录入口 > 陶粒生产线

翁源矿区废水镉超标16倍 毒水为害40年(组图)

时间: 2024-05-24 00:41:49 |   作者: 陶粒生产线

详细说明

  大宝山矿区废水流入横石河,让沿河的上万农民受害,而这里还远不是它的终点。横石河汇入江,江汇入北江,北江汇入珠江。源头镉超标16倍的矿区毒水,虽然被不断稀释,却犹如悬在珠三角上亿人口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一天不彻底治理,就随时有可能遗祸众生。而这些水,已经绵绵不绝流淌了近40年。

  “只要知道来自上坝村,菜没人买,米没人要,工没人招。”在广东翁源上坝村,治保主任何寿明和记者说。泡了40多年的矿区毒水,从1987年至今,全村已经有超过400人死于癌症,不少人有结石病、皮肤病。

  大宝山矿区是一座以铁、铜为主的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金属矿区,从1970年开采至今,目前铁、铜开采已经接近尾声,但又新勘测到更为珍贵的钼矿,预计将继续长期开采。矿山使用剥采方式,废土露天堆放,一遇下雨,泥水和洗矿水直流而下,含有大量的致癌重金属元素,如镉、铅、砷等,并含有高浓度的硫酸。

  由于对洗矿水一直缺乏治理,大宝山下游深受毒害。上坝村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出现癌症患者,每年因癌死亡几十人,最近一位患肝癌过世的村民何文伟,36岁正值壮年,生前花费40余万元做手术仍告不治,死后遗下两个孩子,全家返贫。

  “为了减少洗矿水的污染,我们不是没有出钱出力。”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士和记者说,他们刚刚斥资1000万元,分别加高矿区出水的两座拦泥坝高度,让曾经漫堤而过的矿区水,能够重新在坝内暂留、沉淀泥沙后,再流入下游的横石河。但专家说,这样依然不安全。

  在两坝之一的铁龙拦泥坝上,记者看到,酱黄的洗矿水从矿山奔流而下,虽然被刚刚加高的坝子拦住,暂时停歇、沉淀析离出部分泥沙,再从一侧的出水口迂回流入横石河,但依然是鲜艳的红黄色。一位生态环境与土壤专家指着直泻的红黄瀑布,和记者说:“大坝加高后,据说能增加100万立方米的库容,但水中含有重金属,水呈强酸性,根本就不会跟着泥沙沉淀在拦泥坝里,而依然会毒害整个流域的植物、动物和人。”

  据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林初夏提供的测试数据,横石河水即使稀释1万倍,水生物还是不能在里面存活超过24小时;由于每吨废矿含有可产生相当200公斤浓硫酸的金属硫化物,从源头到50公里开外,河水都可以测出酸性,直侵下游北江。

  在大宝山矿区门口,记者碰到三位等车的女人,她们说:“下雨时,顺着山往下,整条河都是红的,我们都叫横石河‘红河’。”由于土壤重金属严重超标,种出来的稻米、蔬菜也有毒,拿到集市上根本无人敢买;毒水还侵蚀入周边地下水,目前上坝村民连家门口的水井水都尽量不喝。

  为了让村子里的3000多人喝上安全的水,在政府的支持下,2006年1月25日,作为“广东省农村饮水工程”的一部分,政府和大宝山矿业公司联合投入1341万元,建成上坝水库,收集天上雨水和山泉水,沿着3公里的水渠,将无毒的水引入上坝村,村民不用再喝横石河水。但是,由于水渠露天没有顶盖,一遇下雨天,山体滑坡的泥沙就直灌水渠,即使不堵死水渠,“泥浆水”一喝一口沙,无奈之下,只能重新喝重金属超标的水井水。

  “在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樱井次郎的帮助下,本来我们已联系上日本领事馆,能借助他们无偿援助的‘利民工程计划’,争取到60万元资金,为3公里水渠加上顶盖,让村民喝上清澈的水库水,但是当地有关人士说‘我们的事不用外人插手’,愣是不签上报证明,项目至今没法申报。”在上坝村进行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试验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周建民博士和记者说。

  除了黄泥,水库水最近还被测出细菌数严重超标,达到980000000CFU/mL,而合格的饮用水不应该超过100CFU/mL。村里去年争取到西门子资助的“绿色村庄”项目,免费获得净水设备,但即使机器免费,村民每户一个月要花9元电费。“村民靠田吃饭,种出来的东西自己不能不吃,却卖不了什么钱,哪来的钱付电费?”村干部告诉记者,大宝山矿每年给每个村民发放不到10元的农业损失补偿,从来就没上调过,“40年物价涨了十多倍,如果补偿也能调整,至少能把电费给出了。”

  大宝山毒水流了40年,难道只能束手无策?周建民去年考察日本神通川流域污染,同样是矿山开采造成重金属污染,同样是毒水毒土,神通川的整治经验,可以给大宝山不少借鉴。

  “治理毒水,最彻底的办法当然是建设污水处理厂,通过净化系统,使水无毒,但它的成本也很高;但还有一种成本相对低得多的办法,至少可以把危害人体的重金属从水里分离出来,这就是石灰过滤法。”万洪富介绍,水里的重金属之所以沉淀不下来,是因为水体呈强酸性,而石灰是碱性的,假如在毒水经过的地方,设置几排石灰乳筛,让水中的重金属和碱发生化学反应并沉淀,便能大幅度的降低水的毒性。据了解,目前神通川每天只需几十公斤石灰。

  林初夏也曾经提出,可通过在拦泥坝下方修筑石灰石矿水处理渠或暗沟中和毒水。大宝山矿靠近石灰岩地区,采用这种方法比较经济。

  而治理被毒水污染的11092亩毒田,相对更费时费力。“日本人使用的办法,是把有毒的土壤全部铲掉、深埋,上坝村既出不起这个钱,还要靠田吃饭。我们正在进行的一些试验,有一定效果。”周建民介绍,他们一方面在土壤里拌入石灰,中和土壤的酸性,沉淀重金属;另一方面,种植玉米、油菜等植物,经测试发现,重金属元素大多数集中在玉米秆、油菜秆上,供食用的玉米粒、榨出的菜油重金属含量都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或饲料卫生标准。文/图 本报记者 蒋铮 实习生 李淑云

营业执照,仅供网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