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登录入口

你当前位置: 首页 > 乐鱼登录入口 > 陶粒生产线

世界遗产中国行

时间: 2024-06-11 22:33:59 |   作者: 陶粒生产线

详细说明

  洛阳龙门山东侧(龙门石窟保护区内),100多座石灰窑向天空排放着滚滚黄烟。这些非法石灰窑,全部采用的是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污染的措施。全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被烟尘笼罩———

  2004年2月28日,笔者来到龙门石窟风景区,刚走进离石窟不到1公里的郜庄,就看到村南的山上吐着滚滚浓烟的石灰窑,有十多座,全都是依山而建,就像一座座炮楼一样布满半山坡。

  站在这里,笔者呼吸起来感觉极不畅,眼睛也感到酸困。郜庄的“中道沟”山顶,也建有十多座石灰窑,窑顶冒出的黄烟翻腾着直冲天空。此时,一辆辆拖拉机正拉着石灰石往窑场送料,还有多辆汽车往外运送已加工好的白石灰。

  之后,笔者又来到和郜庄相临的裴村,数量更为惊人的石灰窑呈现在眼前:简陋的石灰窑中冒出黄绿色的粉尘,使人睁不开眼。站在山顶,可以看见天空中灰暗色的烟尘随风向龙门石窟飘移。

  据调查,石灰窑主要分布在郜庄、裴村和草店三个村庄。起初只是零星的十几家,从2003年七八月份开始,随着建材市场行情报价的上涨,当地群众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开始疯狂建造土石灰窑,目前已达120多座。专家预测,如不采取强硬措施,越建越多的石灰窑所排放出的污染物(二氧化硫和粉尘),将形成酸雨,腐蚀和破坏石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极为不利。

  这些石灰窑,采用的都是国家1999年就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更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污染的措施。

  在郜庄一家石灰窑前,笔者和两个工人攀谈起来。通过攀谈,笔者了解到,建一个这样的小石灰窑,只需要1万多元,3个多月就能收回本钱,可谓投资小、见效快。尽管其生产的基本工艺落后,污染很严重,但在当地这种小石灰窑遍地开花,且效益颇好。

  一个矿主说:“在我们当地,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建石灰窑的,有钱有关系是前提,每个窑要向村委会和上级部门上缴环保费、土地费、补偿费、治安费、工商、税务等多项费用,他们收了我们的钱,我们难道是非法的吗?”

  在当地,石灰窑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存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个体经济逐步发展,一些胆大的村民开始投资建窑,采石场进入大规模开采。现在,大多数村民雇外地民工干活,自己当老板。据了解,在这里“打炮眼”每打一米可挣5元钱,每拉一车石头可挣3元钱,打石头的每方石料可挣15元钱。石灰窑已成为当地一大经济支拄产业。

  郜庄的村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里平均3至5家就有一个石灰窑,平均3个人有辆运石头的拖拉机。石灰的烧制过程再简单不过,一位60来岁的老大爷笑着说:“上小学的孩子都会烧!”

  但是,石灰窑冒出的滚滚黄烟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龙门石窟风景区带来危害。当地一些群众说到这件事无不气愤异常。一位30来岁的妇女说:“石灰窑让少数人得了利,大部分人受了苦。我们村的道路、房屋都笼罩在烟尘中,地上的白灰有三四厘米厚,人在这里走一遭,身上脸上尽是灰,连吐的唾沫都成了黑黄色!”

  据了解,大约是在1999年,有关部门曾要求这里的石灰窑关停,谁知非但没有关停,反而愈演愈烈。目前,这种污染已严重影响了村民正常的生活,尤其是碰到阴雨天气或是刮东南风的时候,石灰窑产生的黄烟弥漫在村子上空,他们呼吸都感到困难。

  面对诸多石灰窑,龙门石窟管理处处长姚瑞有说:龙门石窟风景保护区目前分为核心区、重点区和一般区。其中,核心区是在1平方公里以内,重点区是在4平方公里以内,一般区是在16平方公里以内。几个村庄的石灰窑就在保护区内,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污染问题。

  龙门风景区管理局保卫处的一位处长说,前段时间,他们也曾多次到石灰窑看过,污染确实很严重。可是想取缔石灰窑没那么容易。窑主们说,每个石灰窑需每年以耕地占用费的名义向村里缴纳1500元,还向有关部门交过钱,一切手续合法的。龙门石窟想取缔就拿钱来!

  这位保卫处的同志说:“风景区是块唐僧肉,谁都想来吃。景区南边有块地,名义上是风景区的,可那是我们拿钱租来的,当地百姓有控制权,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管理处处长姚瑞有无奈地对记者说:“我们哪儿有那么多钱来补偿。龙门的修缮、保护等需要很多费用,再说就算有了钱,也只能用在龙门石窟上!”

  那么,诸多石灰窑的形成难道是“合法”的吗?洛阳市地矿局的一位领导说:“只要没有我们的审批,一律是非法的。”话说白了,当地部门为了私利,给百姓办的所谓的“手续”都是非法的。

  既然都是非法的,那么取缔石灰窑应该没什么问题。但事实可谓难上加难,这和龙门石窟早期申报“世界遗产”时比,相差可太远了。

  1999年7月,洛阳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集中40天,对石窟环境不协调建筑物做彻底治理,成立了治理指挥部和指挥部办公室,对环境治理工作进行指挥协调。当时就取缔了538家采矿场、163座石灰窑、7个碎石厂,速度和力度都无可比拟。2000年11月,龙门石窟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围绕石灰窑问题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境头:控制———反弹———管理松懈———越发混乱。“现在早没了以前的号召力,治理之后指挥部没有了,成立了管理局。管理局是一个事业局,权力小多了,也只能用在风景区的这块地盘上,周围的这3个村根本不在管辖之列。”风景区管理处的处长姚瑞有说。

  龙门石窟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分析说:目前龙门需要一部法,一部实实在在的法,从制度上、细则上进行量化。

  姚瑞有认为:风景区的石灰窑污染大多数来源于郜庄、裴庄和草店。这三个村子背景复杂,其中郜庄归洛龙区管,裴庄归偃师市管,草店归伊川县管。三个村庄三个上级,管理局根本没办法协调此事。

  据调查,目前郜庄人均耕地只有0.7亩,大多数都是山坡旱地,烧石灰成为当地村民的惟一收入,如果取缔了,谁来关照他们今后的生活?

  姚瑞有对如何处置石灰窑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将管理局升格为管委会,把三个村庄纳入整体管理的权限内,更能协调起来。

  洛阳市环保局污控科有关负责人说,石灰的烧制过程一直是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这样的形式投资小,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是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在烧制过程中,烟气冲天,黑烟滚滚。石灰企业的污染烟气成分主要是微小的炭黑颗粒,其生成的原因是由于烧制过程中,煤不能充分燃烧而形成的。若任其这样存在发展下去,极可能形成酸雨,腐蚀和破坏龙门石窟,应立即取缔关闭。

  洛阳市环保局法制科科长吕晓辉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环保方面来讲,石灰窑违反了国家相关条例,比如在开工建设之前,没有到环保局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审批手续。但现在这些石灰窑不是“废气排放严重超标”的问题,因为他们本身是非法的,是要关停的问题。

  据了解,今年2月3日,洛阳市副市长郭丛斌在得知污染情况后,曾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召开现场会,明确指示洛龙区的负责人要用最快的速度关停这批石灰窑。但是,如今石灰窑仍在排放着黄烟,石窟仍在受着污染。

营业执照,仅供网站使用